NEWS
新闻资讯
夏商30周年丨三十而励 向新而行
发布日期:2023-04-19 11:17:09 浏览次数:1

夏商30周年丨三十而励 向新而行

今天,夏商集团迎来成立30周年。

《厦门日报》头版、专版以“夏商集团:三十而励 向新而行”为题,刊发夏商集团30年奋进之路,深入讲述夏商集团勇立改革潮头、大胆融合创新,在厦门改革再出发的恢弘历史大潮中踏浪而行、追梦抢跑的发展历程。

SEASHINE

打造民生产业综合运营投资商

1993年3月18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商业局及所属企业成建制改制为厦门商业集团公司。夏商集团的前身厦门商业集团就这样在改革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多元化经营,全方位发展”的活力血液融入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强劲脉搏之中。

夏商集团
,赞236

十大主题活动 共庆三十周年

时光荏苒,历史的时针指向了2023年3月——成立30周年的夏商集团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点位上。在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奋进的号角吹响之时,崭新的历史使命又一次击鼓催征: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生产业发展绘就了新的蓝图,也为夏商集团指出了改革发展新方向。夏商集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民生保障体系,多层次转型以“菜篮子”“米袋子”为核心的民生产业综合运营投资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助力厦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夏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文杰表示,民生仍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关键词——多维度推进综合性民生产业的提质升级,是国家稳定、城市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也是夏商集团“向新而行”的主线。文杰说,“三十而立”既是新征程的起点,也是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点——做大做稳做优做强,推动民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全维度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守护市民的美好生活。”

夏商集团
,赞361
30周年回顾展正式开展

一眼回眸万物新,许多可感可知的变化,诠释着夏商集团的新作为与新方向。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夏商集团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发力,围绕“种业振兴”规划建设,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助力我市构建现代种业产业化体系。

继续做好“菜篮子”“米袋子”供应保障,全链条健全农副产品应急保障体系,夏商集团南联北引拓展基地种植,拓展订单农业“朋友圈”,着力推动流通链条的精准提质升级,为产业添“智”提“质”。

以“数”为轴,全过程推动放心食品管理体系升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升,闭环打造放心食品供销网,精准提升放心食品保障能力,同时,以“慧”为眼,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造,优化消费场景,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培育打造“近邻”社区服务矩阵。

夏商集团
,赞178
开启“美好生活”地铁专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30周年,我们将不忘初心、勇毅前行,聚焦民生产业,全维度提升管理和运营,记好满足市民新时期、新期盼、新憧憬的‘民心账’。”夏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谷涛说,站在更高的历史点位上,以新为序的夏商集团将始终牢记使命所在、职责所在和价值所在,聚焦主业,锐意改革,坚持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全面布局,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

SEASHINE

顺势而为

与时偕行搞活流通  深化改革“强筋骨”

1993年3月18日,厦门市委市政府适时启动商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市商业局及其所属企业成建制改制为厦门商业集团公司并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全国商业系统成建制改制的先行者。

厦门商业集团公司成立大会

在厦门商业集团公司成立大会上,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蔡景祥郑重地将厦门商业集团公司牌匾授予时任集团董事长的陈昆山和时任集团总经理的詹沧洲。

华联商厦(东海大厦酒店)

新迈步、新作为,当时的夏商集团步入了推进改革、实现发展的关键时期。夏商集团密切结合改革要义及发展规划,统筹“市场化”运营与商业网点的布局,持续扩大商业对外开放力度,发展有厦门特色的名牌产品,助力厦门成为中外名优产品的“窗口”及商埠中心、购物中心。充分发挥国有商业主渠道作用、因势利导系统规划网点、外引内联招商引资、打出“特色品牌”……一场向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大服务方向阔步迈进的“改革序曲”华丽奏响。

第一百货

当时,夏商集团公司以百货批发公司、华联商厦等企业为核心企业。以第一百货、华联商厦为代表的百货商场在厦门不断扩大并实现连锁经营。夏商集团以华联商厦、好清香等为试点,率先开启厦门发展连锁商业的大幕,这一时期,东海大厦、华联酒店、外供大楼等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友谊商场、大丰商厦、一百利景商厦、商业大厦等大型综合商场相继出现,华联百货成为福建省销售额第一的大型综合型零售商场。

蔬菜大厦(蔬菜公司)

此外,江头蔬菜批发市场、滨海(西堤)蔬菜批发市场、高崎畜禽蛋批发市场等相继投入使用,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率先在厦门实施,公司+农户+订单模式探索推行,合作经营厦门“农改超”的第一家大型生鲜超市……民生项目接连上马,不断发展,更加突出了夏商集团的“主渠道”地位。

SEASHINE

跨越崛起

打造民生第一品牌 铸就国有流通“主渠道”

2002年厦门商业集团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2月,厦门商业集团正式改名“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并启动了集团统一品牌战略,夏商集团直面全球经济化浪潮,紧抓发展机遇,又开始了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2005年12月,商业集团正式更名“厦门夏商集团”

2006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作出“对厦门市国有企业和企业国有资产实施全面整合”的战略部署,提出国资国企整合方案,夏商集团被确定为厦门市直管的十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厦门市国资整合时,市委市政府再次对夏商集团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做好“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服务。作为当时厦门国资整合发展“大民生”的重要平台,夏商集团明确了企业发展的重点、关键及要务。

首家“农改超”民兴生鲜超市

说起厦门的“农改超”项目,厦门市民一定深有感触,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改超”给了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07年,夏商集团作为助推“农改超”有效落地的主力军,推动首家“民兴生鲜超市”在官任路开业,厦门市民买菜购物从此开启了社区生鲜超市模式。社区建到哪,民兴超市就开到哪——夏商集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夏商民兴超市遍地开花。

夏商淘化大同旧址

作为国有企业,夏商集团承担我市基础民生物资国有流通主渠道职能。夏商集团通过持续强化“菜篮子”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持续强化农副产品流通平台打造,持续强化农副产品检测体系完善,持续强化农副产品配送拓展,持续强化终端服务能力,整合构建了完整的“从基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流通链条。

夏商农产品检测站

2008年,夏商集团规范推出第一张国有企业发行、实力银行资金托管、第三方监管的跨领域、多网点、高保障的民生购物卡——夏商卡,厦门市民开启了放心用卡的新生活。同年,夏商集团承接我市为民办实事的“午餐工程”项目,率先打出“夏商营养餐”的概念,建成厦门第一家大型中央厨房,夏商营养餐中央厨房和夏商营养餐从此开始为百姓提供健康、安全的“午餐方案”。

夏商营养餐中央厨房

这一时期,夏商集团遵从“致力民生 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和“成为民生服务业的卓越典范”的战略目标,以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为重点,将基础民生服务产业作为核心,把深耕民生服务领域作为要务,将助力城市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为企业发展的灵魂。抓住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细化发展战略真抓实干,统一品牌形象精细管理,转变管控模式专业经营,整合业务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夏商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以农产品、商业零售、旅游、物产物流、地产、贸易等为主要产业的现代大型集团性投资控股企业。

伴随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步伐,夏商集团乘势而上“勇担当”,铸就国有流通“主渠道”,始终奋进在基础民生服务领域的最前沿,为厦门城市发展书写民生产业新篇章。

SEASHINE

扬帆之路

提速增效惠民生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夏商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企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民生为导向,提速增效惠民生,作为厦门第一民生品牌,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动“一带一路”新西兰进口专柜落地

精细服务民生,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搭“一带一路”快车,搏击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强两岸贸易合作,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创新经济增长,为“自贸时代”弯弓蓄势;激活海洋经济动能,打造国际级水产品集散地;强化食品安全,为市民“菜篮子”把好质量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厦门城市功能性建设;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推进各重大民生项目……新时代,随着一个个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项目接连落地,夏商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正在中国梦引领的新征途上奋力前进。

智慧文创农批市场——夏商江头市集

从建设全国最大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到以首开专船直运方式引进台湾活青斑及活龙胆石斑先河,成为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以来第一批到达的台湾活鲜,夏商集团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今,这一模式已常态化服务两岸贸易,惠及两岸民众。

新时代,中国市场开放之门不断拓宽。夏商集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加强国际合作,启动全球直采业务,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商贸合作协定,将进口牛羊肉、特色农产品、海产品、日用品、水果等优质特产引入中国并设立专柜,推进企业从基础民生向中高端发展、从区域化向国际化、从“企业国际化”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升级,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健康发展。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

厦门面海而生,向海而兴。2016年,夏商集团斥资10.5亿元打造的国际级水产品集散地——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开业,为厦门带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的同时,也在海洋经济千亿产业链的整体战略中迈出重要一步。2017年9月20日,夏商集团成功将中埔水产批发市场整合至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形成集活鲜、冰鲜、冻品、贝壳、淡水鱼等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综合水产批发市场。2018年,随着厦门建设国家一级渔港和中心渔港的利好落地,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再发展再升级,用全新的“渔港新生活”理念点亮厦门市民及游客的滨海休闲新体验,成为厦门的一张崭新城市旅游名片。

厦门综合仓库园区(夏商·中远海运化工物流合作中心)

迎接新时代,引进新助力,转动新引擎,实现新突破。历经7年建设,2017年,福建省最大的化工品仓储物流中心——厦门综合仓库园区(夏商·中远海运化工物流合作中心)投入运营,迅速发展,成为厦门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中强势崛起的一张新名片,再为厦门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SEASHINE生活+”全新社区零售业态

让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更需要民生领域的响亮发声。2018年,夏商集团投资8.2亿元,持续推进各重大民生项目——重要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建设、闽夏市场二期建设、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夏商市场运营公司9个农贸市场升级、民兴超市再升级、手机自助购自由购等智慧零售模式推广……一个个民生项目掷地有声,它们的推进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涵——情系民生,关乎发展。

SEASHINE

接续奋斗

三十而“励”再出发 锚定目标勇担使命创佳绩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夏商集团全新的改革发展大幕徐徐拉开。2022年,厦门市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前瞻性战略眼光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按下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的“启动键”。夏商集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放心食品、社区服务、农业发展、新消费四大民生产业板块,持续优化“菜篮子、米袋子”保障体系,促进厦门市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力促商业运营提档升级,通过闽西南协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等,积极有效助力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提升。

闽西南协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

作为我市民生服务保障的引领者,夏商集团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着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乡村建设,多举措密织应急供应渠道网络,保障厦门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夏商集团将围绕“种业振兴”,规划运营厦门都市现代水产种业园、厦门果树优新品种种质园等现代化基地,助力我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

夏商黄金香食品加工中心

此外,夏商集团大力推进并落地夏商集团财资税费一体化升级、主数据管理系统、贸易管理系统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借助数字化建设为业务赋能,陆续启动夏商供应链多环节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动建立夏商集团数据标准平台,实现数据高效协同。透过智慧农贸平台、线上购物渠道等“互联网+”模式,让市民通过“数字化”真切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厦门都市现代水产种业园

夏商集团还将持续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推进产融结合新突破。围绕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需求,投资获取和补强产业链上种植养殖、流通配送等关键环节,强化金融能力,实现“以投资驱动产业、以产业放大资本”目标,形成健康、协调、稳固的产融互动模式;同时,优化资产经营管理,实现国资运营新突破。

夏商云埔百亩粮食生产示范基地

三十而“励”,夏商集团这艘民生巨舰,高扬国资国企改革再出发的风帆,多层次布局厦门民生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项目孵化落地,加速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提升商业零售及供应链,承载着民生幸福的新期待,朝着树立更高标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再开新局的目标加速航行。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夏商集团用更加深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全力助力厦门新发展,满足百姓新期待。


收录于合集 #夏商集团
 2
上一篇你的记忆 共同珍藏|夏商集团三十周年史料实物火热征集中!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Copyright © 夏商灯饰城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厦门易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备案: 闽ICP备13021493号-2 公安备案:
0592-5893851 5859723